雖然不是為了「女朋友」而出家,果東法師為什麼到了三十九歲才想出家?鄭怡信表示,他也不太明白,但是,他記得很清楚,果東法師是於農曆七月二十九日在北投農禪寺剃度;前一天晚上,果東法師還跑去找他,兩人徹夜長談。
「他沒有告訴我為什麼要出家,只是說他要出家,態度相當堅持。我知道他接觸佛法已經十多年了,但是我勸他,家中還有父母,現階段要以孝順父母為先。他不聽,我們一度有爭執。不過,第二天我還是陪著他的父母去農禪寺觀禮。」
那一天,鄭怡信看著果東法師拜別父母,心裡充滿不捨,但也不知該講些什麼,最後只說了三個字,「保重了。」果東法師看著他,點點頭,沒有說話。一個月過去了,鄭怡信的老婆一直催促他去農禪寺看果東法師,「我老婆的意思是說,如果果東法師覺得不好,趕快還俗,我也是這樣想。」
夫妻倆急急忙忙趕到了農禪寺,一看到果東法師,劈頭就問:「還習慣嗎?」果東法師沒有半句埋怨,始終都說自己過得很好。言談之中,果東法師還是一如往常,只是多了句口頭禪「阿彌陀佛」;鄭怡信則覺得,果東法師可能真的跟佛法有緣,既然如此,就讓他這樣下去也沒有什麼不好,便沒有堅持勸果東法師還俗。
「我知道這幾天大家都在說,像果東法師在三十九歲這個年紀才出家,不是受到感情刺激,就是發生大的變故,但他真的不是。雖然果東法師沒有說,但是,根據我對他的了解,他會出家,應該是受到他媽媽的引導。我印象中,他媽媽經常往寺廟跑,去聽佛理、當義工,幾乎每次都是由果東法師陪著媽媽去。十幾年耳濡目染下來,他會選擇出家,應該也是合情合理。」
有管理長才
鄭怡信和果東法師親如兄弟,他的妹妹給果東法師的父親當乾女兒,他要叫果東法師的媽媽為姑媽,果東法師則要叫他父親為舅舅。由於果東法師和哥哥相差十多歲,或許是這個原因,果東法師小時候經常往年齡相仿的鄭怡信家中跑,甚至累了也不回家,就留在鄭家睡覺。
[上一頁] [1] [2] [3] [4] [5][下一頁]>
|